民间图书馆与公益项目——杜德建家庭图书室
回到首页
图书馆名: 杜德建家庭图书室
图书馆长: 杜德建
成立时间: 1981年1月1日
图书馆址: 山西省运城地区永济市卿头镇张坊村
发布时间: 2008/11/8 17:09:29

      

永济市卿头镇张坊学校校长杜德建艰苦创办“家庭图书馆”,引导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事迹,曾震撼了无数人的心。他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万村书库工程先进个人”“全国农村青年科技传播先进个人”“山西省十大学雷锋标兵”“山西省十大藏书家”“山西省十大公德人物”等。1998年11月2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握着他的手亲切称赞道:“你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他的图书馆里也挂满了群众送来的条幅:为大家,舍小家;一家辛苦富万家……

1980年,杜德建把准备结婚的房子腾了出来,费用省了下来,并打工挣钱,从亲朋好友那里借钱,买书订报,垒砖搭板,建起了“家庭图书馆”。从那时起,杜德建坚持每年自费订阅两三千元各种报刊上百种,《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山西日报》等大报从未间断过。现在图书馆共有报纸960多种,期刊328种,各类书籍3.3万册,报刊书籍总价值达20万元。家中9间房子,6间被书报占满,并坚持常年免费向群众开放。中央新闻媒体称他的图书馆为 “中国第一家农民家庭图书馆”。

2006年3月18日,杜德建家门前,村办小学的孩子们列队小巷两侧,一场小型图书捐赠仪式简单而不失喜庆。接过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原晓冬捐赠的500多册图书和一台计算机后,杜德建热情地将客人带进他的小院。这里是杜德建全家的生活场所,也是他25年前开办的全国首家“农民家庭图书馆”。

    45岁的杜德建对书报的痴迷似乎与生俱来,小时候,一张《运城报》、《红色社员报》便足以让他惊喜不已。读高中时,家境并不宽裕的他,曾经奢侈地订阅过当时在农村难得一见的《中国青年报》。现任村办小学校长的杜德建说自己是那种平时成绩挺好,一到大考便怯场的学生。1977年高考失利后,在老师们的劝说下,他接连补习两年,最终仍然名落孙山,尽管心高气傲,他也只能接受现实,回村务农。

    1979年的晋南农村,刚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们沉积多年的生产热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但因科技知识匮乏,错用农药、滥施化肥的现象时有发生,懵懂中蒙受损失的村民们每每在地头哭天抢地,杜德建对之深感同情,却也无计可施。不久,他萌生了在家中办一个图书馆,为乡亲们传播知识,为自己圆读书梦的想法。

    时至今日,杜德建仍对自己当年的执著颇为自得。为了办家庭图书馆,他将父母为他结婚准备的房子腾出来,垒起砖块,架上大大小小的木板就是书架,惟一无法将就变通的,是购书订报所需的资金。他放下书生的清高,夏天卖冰棍,冬天做花炮,暑往寒来,父母亲眼看他人变得又黑又瘦,家里的房屋也被他自制木炭烧成了黑屋,担心未过门的媳妇变卦,老人把多年积攒下的800元钱拿出,催他及早办婚事。他听后正中下怀,只用300元购置结婚用品,其余全部购书订报。婚期临近,将母亲结婚时的旧式衣柜搬进新房,他向未婚妻许下空头支票:“过门后缺啥补啥。”1981年元旦,拥有近千册图书和数十种报刊的农民家庭图书馆在杜德建手下诞生。

    开馆之初,为了吸引村民们来借书看报,杜德建曾经想尽办法,甚至有些“不择手段”。他请人自制了台球桌摆在家里,指望村里的年轻人玩罢台球能看本书;慢慢地,有人主动上门借书了,他又提出“借一带一”———借书不收费,但要带一个读者来。报纸上有适合在当地推广的新技术,他先在自家地里试验给村民们看;村民地里棉枝枯萎,麦秆倒伏,他忙从报上找出相关内容送到田头……一段时间后,来他的图书馆看书读报的人越来越多,种蘑菇、养鸡的学习技术,年岁大的人翻看《毛主席诗词》,在村里主持红白喜事的,也不时来抄两副新颖的对联。

    1993年,他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源,创办了科技兴农油印小报,半月一期,义务宣传农业知识。1996年,根据天气预报,他及时出了一期《油菜防冻》专题,当地90%的油菜因此避免了冻害。之后,他又相继推广过立体种植、日光温室、高茬复播等。与此同时,他还兼任卿头镇农技校教师,张坊村农技校校长。村民王铁旦承包了村里的果园后,果树腐烂病让他头痛不已,用康复剂投资大,不用又没收成,杜德建系运城《果农报》的技术员,为王铁旦提供了大蒜汁治腐烂病的土办法,之后连续3年,王铁旦的果园收成喜人,成了村里的富裕户。    

    图书馆不同于小卖部,办起后仍需源源不断的投入。建馆头十年,杜德建每年坚持订阅全国各省的农民报、科技报、青年报、法制报,品种多达上百,费用从来没有低过3000元。与这笔费用相比,杜德建当民办教师每月百十元的收入根本不值一提,妻子侍弄家里12亩责任田的收入贴补进去,仍然不够,他便找村里的农业基金会贷款。几年后,基金会解散时,公布的清欠名单上,杜德建名后令人吃惊地跟着一个5位数。

    在张坊村,杜德建出远门的次数无人能比。近处的运城、临汾、侯马,远些的西安、郑州、石家庄……对每座城市,他都有难忘的记忆。盛夏的临汾街头,他口渴难耐,将零售店柜台上一瓶纯净水拿在手里掂掂又放下,最终想到找家临街的单位,拧开水龙头口渴的问题便可解决。临街的单位很多,进门却不容易。在一家单位门口,看门人毫不客气将他拦住:“这里是办公楼,不是冷饮店!”无奈之下,只好退出。一次,前往石家庄购书途中,他身上所带500元钱悉数被盗,下车后,他四处寻找建筑工地,拉砂、运石灰,下苦的活儿给钱就干。打了11天零工,700多元到手后,他留足返程路费,其余全部买了书扛回家;在省城,他精心选购到280元的图书再步行到火车站时,天已大黑,在站前广场的地上铺几张报纸,将装书的包枕在头下,再把带子绕在脖子上,自认为很保险了,他才沉沉睡去。不料,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的头已在地上。站起身来,他茫然四顾,欲哭无泪。

    1999年,杜德建转为公办教师后,工资涨到800多元,但是一双儿女读书花费越来越大,书报价格也越来越贵。每到订报季节,杜德建便饱尝“忍痛割爱”的滋味,面对征订单思来想去,将订报种类减了又减,最最难以割舍的30多种报刊,仍需一大笔钱。杜德建说,其他都可以耽搁,报纸一误就是半年,他曾经一身衣服穿5年,一件背心穿过13年。

    村里人一到60岁便兴“做寿”,杜德建的父亲活到80多岁,直到去世也不知“做寿”是何滋味,老母亲今年也已82岁,在儿子面前说过一次:某某人的妈才60岁就做寿。之后再没提过这事儿。1995年,岳父病重,妻子知道指望不上他,自己找人借了2000元钱给父亲看病用,碰巧当年订报最后期限已经到了,杜德建怀着歉意对妻子说:“报纸快要订不上了,钱我先交到邮局,过几天就还你。”岳父早已病逝,钱时至今日仍没能还上。

 

资料来源:

http://www.daynews.com.cn/mag6/20060322/ca585401.htm

(访问时间:2008年11月8日)

http://www.daynews.com.cn/sxnmb/590108.html

(访问时间:2008年11月8日)

http://www.sx.xinhuanet.com/kjww/2006-03/22/content_6536140.htm

(访问时间:2008年11月8日)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课题组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Project Team of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Peking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