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图书馆与公益项目——国强图书馆
回到首页
图书馆名: 国强图书馆
图书馆长: 李又纯(亡),李少先
成立时间: 1978年
图书馆址: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农场光明小区
发布时间: 2008/12/14 11:57:16

      

       20世纪七十年代,只是一个只有300多册藏书的流动图书馆;现在,馆藏图书已发展到1.7万册。黄陂区武湖农民李少先,祖孙三代坚持30年,办起农民图书馆,向农民和学生提供免费服务。黄陂区有关部门专门在2007年12月为该图书馆送去牌匾。
  李少先年近六旬,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幼喜爱棋艺,热衷收藏图书。1978年,他和父亲李又纯老先生一起创办了农民读书室,向周边农民免费提供图书。
  李少先介绍,创办之初,只有300多册藏书,用车子拉着四处流动。听说黄陂籍老将军童陆生解放初期办过图书馆,专门找到老将军求助。武汉大学老校长陶德麟教授等著名人士都曾资助过图书馆。
  后来,老人年纪大了,李少先从父亲手中将图书馆接了过来。2000年,在政府部门支持下,李少先又和儿子一起投资20多万元,新建四层560平方米的新馆舍。馆内还设有阅览室、乒乓球室、棋艺室等辅助设施,现在藏书发展到了17000册,平均每天借出图书100余册,节假日平均每天接待读者达100余次。

     2007年12月20日,寒气袭人。在黄陂区武湖农场光明小区的“国强图书馆”,一位老人在此静心习字,还有3位青年农民和10位学生在查找自己需要的书籍。该图书馆由当地农民李少先和儿子李国强创办,藏各类图书1。6万多册,已成为当地传播文化的一盏“明灯”。

    李少先说,“我家三代人坚持30年办图书馆,就是想让农民多学一些知识富起来,让国家强起来。”

    1978年,在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老将军童陆生等人的支持下,武湖农场农民李又纯手推一辆图书车,创办起“流动图书馆”,深受各村塆农民的欢迎。“2004年,李又纯去世了,但父亲的熏陶使我自幼热衷收藏图书。”62岁的李少先回忆说。1987年,在父亲的支持下,他投资上万元,将“流动图书馆”办成了有30平方米的农民图书室,随着他收藏的图书越来越多,读者群不断扩大。

    近年来,李少先和老伴郑玉珍靠近千元养老保险金,日子还过得去。为了撑起这个图书馆,两位老人只好自产自销祖传的“糖烘糕”,还种上6亩地的棉花,养5头猪和50多只鸡,赚的3000多元钱全都贴了进去。

    2004年4月23日,李少先又和儿子李国强一起筹资20多万元创办起“国强图书馆”。“我每年要从自己办的文化用品店里拿出3000多元来购书,补贴图书馆,但我并不后悔。”李国强说。为此,他向记者讲述了一则故事。

    1993年冬,图书室走进来一位文静的女孩黄亚红,她向李国强借了几本三毛的书,两人由此认识。以书为媒,两人于1995年成家。婚后,黄亚红主动提出办一家文化用品店来支撑起面临窘境的图书室。“夜里也有人来敲门借书,尽管有些冷,但我还是起床,让读者借阅。”在图书馆二楼的卧室里放着一张旧床和陈旧的棉被。“冬天里,睡觉冷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李少先答道:“刚进了一批新书,没钱买空调了。”

    这些年来,图书馆每年有300册书收不回来,被损坏的书不计其数。李少先拿出一本线装《红楼梦》说:“这本书的装订线已被扯掉,我只好用线和透明胶重新装订好。”

    该区一名种菜大户是“国强图书馆”的老读者,从种菜门外汉成长为种菜专家,他说,“国强图书馆”功不可没。目前,四层楼的“国强图书馆”有560平方米,为读者办理借书证300余个,平均每日借出图书100余册,节假日平均每天接待读者上百次。馆内还设有阅览室、乒乓球室、棋艺室等辅助设施,并开展一些社会活动。

     2008年527上午1030分,随着鞭炮声响起,武汉图书馆、黄陂区图书馆在黄陂区武湖农场与黄陂区武湖农场国强图书馆共建图书流动服务点正式揭牌,从今天开始国强图书馆流通的部分图书将由武汉图书馆、黄陂区图书馆提供,并定期更换新书。武汉图书馆将根据当地农民朋友的实际需要为他们配备相应的图书资料和科普读物,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黄陂区武湖农场国强图书馆是一个由当地农民李少先同志个人出资兴办的个体图书馆,1987年筹办图书室,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2004年图书室正式更名为国强图书馆,馆舍面积120平方米,书架共24层、阅览桌椅22套、先后投入资金10万余元、现藏书17000多册。国强图书馆在武湖农场
远近有名,附近的学校学生、部队的军人、农民、工人等都有读者光顾,每次李少先同志及家人都是满腔热情为他们服务,得到大家一致好评。我们愿国强图书馆越办越好,祝愿三馆共建活动越搞越好。

近日下午,忙活了一天的黄陂区武湖农场光明小区农民王军来到国强图书馆,阅读自己喜爱的中外名人传记丛书。该图书馆由当地农民李少先创办,藏各类图书近2万册,成为当地农民们的精神乐园。

  据了解,国强图书馆创办于1978年,是黄陂区的一家民营公益性的农民图书馆。最初创办人是武湖农场农民李又纯老先生。创办初期得到了老将军童陆生,武汉大学原校长陶德麟等知名人士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成为黄陂区改革开放之初一个耀眼的文化亮点,他创办的流动车图书馆深受各村湾农民们的欢迎。后又在李老先生的儿子李少先和孙子李国强的手中发扬壮大。

   今年年近六旬的李少先,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幼喜爱棋,热衷收藏图书杂志。他在父亲的支持下,于1987年筹办起农民读书室,随着他收藏的图书越来越多,读者群不断扩大。2000年,在武湖农场和市、区文化部门支持下,李少先又和儿子一起投资20多万元创办起国强图书馆。

  30年来,图书馆在祖孙三代的呵护下成长,从最初的三百多册发展成为17000册,为读者办理借书证三百余户,平均每日借出图书100余册,节假日平均每天接待读者达100余次。图书馆规模也由最初的流动车图书馆到家庭图书馆,直至现在新建四层560平方米的新馆舍。图书馆坚持全天开放,节假日不休息。馆内还设有阅览室、乒乓球室、棋艺室等与辅助设施,并开展一些社会活动。

  李少先说,“我们家三代人办图书馆的初衷就是想给农民兄弟们提供一些致富的途径,让他们多学到一些文化。”图书馆每年吸引了周边1.2万名读者。五通口社区种菜大户王三洋是国强图书馆的老读者,从种菜门外汉成长为种菜专家,老王说国强图书馆功不可没。

     2007年7月12日下午,忙活了一天的黄陂区武湖农场光明小区农民王亚均来到国强图书馆,阅读自己喜爱的中外名人传记丛书。该图书馆由当地农民李少先创办。
    今年年近六旬的李少先,自幼喜爱棋,热衷收藏图书杂志。1987年,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筹办起农民读书室。18年来,他收藏的图书越来越多,读者群不断扩大,李少先萌生了办一所图书馆的念头。去年初,在武湖农场和市、区文化部门支持下,李少先又和儿子一起投资20多万元创办起国强图书馆,馆舍面积500多平方米,收藏各类图书1.1万册,各种期刊杂志1000多册,馆内还设有阅览室、乒乓球室、棋艺室等与辅助设施。
    图书馆每年吸引了周边1.2万名读者。五通口社区种菜大户王三洋是国强图书馆的老读者,从种菜门外汉成长为种菜专家,老王说国强图书馆功不可没。

 

资料来源: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htm/2007-12-22/71833.htm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22日

(访问时间:2008年12月13日)

http://www.ah.xinhuanet.com/midchina/2007-12/24/content_12022662.htm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24日

(访问时间:2008年12月13日)

http://www.whlib.gov.cn/ReadNews.asp?newsid=6452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03日

(访问时间:2008年12月13日)

http://news.cjn.cn/bwdj/200712/t541535.htm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20日

(访问时间:2008年12月13日)

http://www.cnhubei.com/200407/ca519961.htm

(发布时间:2004年07月24日

(访问时间:2008年12月13日)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课题组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Project Team of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Peking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