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图书馆与公益项目——大众图书室
回到首页
图书馆名: 大众图书室
图书馆长: 侯喜云
成立时间: 1982年
图书馆址: 山东聊城市冠县桑阿镇油坊村
发布时间: 2009/3/17 19:39:25

      

“贺新年自办书屋惠及父老乡亲,迎奥运学习科技加快小康步伐”。2007年12月23日下午,侯喜云准备为自己的“农民书屋”张贴对联,以示祝贺。2007年已经77岁退休教师侯喜云将自己订阅及收集的《大众日报》、《聊城日报》、《农村大众》等23类报刊、书籍,按照政治、经济、历史、教育、种植、养殖6方面分门别类,系统整理,筹办了一个免费对村民开放的农民书吧,供群众查阅。他的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风云年代,抗日战争中九死一生的经历让他每每提起都激动不已。现在老人退休在家却一刻也闲不住,不仅加入了老年教育协会,还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种植和养殖技术。

在乡亲们眼里,他是一个肚子里有墨水的文化人,因为他是全村最早的大学生。侯喜云是大专学历,他是1960年在工作岗位上进修的中文大专学历,并于1964年正式获得大专毕业证书。

抗日战争:
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1942年,抗日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穷途末路的日军在鲁西发动了大规模的细菌战。侯喜云老人是1931年生人,当时只有11岁。在他的记忆里,当时的情景只有恐怖和血腥。
    侯喜云老人回忆说,1941年他在冠县桑阿镇小张庄抗日高小念书,校长姓冀。由于抗日形势严峻,冀校长和同学们白天抬着门板在庄稼地里、坟旮旯里上课,晚上躲进老百姓家里。后来在日伪军搞
的一次合围行动中,抗日高小的学生被迫分批转移,学校临时解散。就这样,侯喜云失学了。
    1942年,日军将油坊村占领,全村男女老少逃的逃、死的死,整个村子只剩下3位不愿意舍弃家园的老奶奶,他的亲奶奶就是其中之一。他和母亲则躲到莘县邹巷乡康净庄村的姥姥家里避难。由于大
面积发生瘟疫(当时不知道是日军搞的细菌战),加上日军的杀戮,桑阿一带成了无人区,逃荒的路上随处可见倒在路边的死人,根本没人埋。日军在抗日战争期间使用各种手段,其中包括细菌战,共杀害他们村的村民134人,而当时他们村才是一个仅有370余人的小村庄。现在想起当年得霍乱一批一批死人的惨状,侯喜云都浑身颤栗。

49个春秋:
日记写了180本
    侯喜云老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写日记。他从1958年开始写,时至今日已有49个春秋,这些年里老人写下了180本日记,约280余万字。走进老人的书房里,一摞摞日记本整齐地摆在书架上。日记本
像学生的作文本一样大,每一本日记上面都有编号,从1号一直到180号。最早的一些本子已经泛黄,纸张类似于现在的草纸,比较粗糙。到了上世纪80年代,日记本的封皮就改成了牛皮纸,纸张也变细了。
    随手翻开一本,上面写道:“1983年3月2日,天气晴朗,今天家里买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当时村里的许多孩子和大人都好奇地前来观看,因此家里也多了很多快乐……”
    从1958年开始写日记,当时他是一名小学教师,在邻村的一所学校里教书。白天他给学生上课,晚上夜深人静,他就把自己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及感悟写在日记里。因此,每天他都要到很晚才睡觉,
第二天又要早早起床。日复一日,他感觉写日记不仅记录了岁月的变迁,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老人还说,这些年来,每当他翻开一篇篇日记,就能清晰想起以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回过头来再看看今天的幸福生活,就会真实地感受到农村这些年来的变化,也就越能感受到日记的价值。
    “1978年3月8日,家里买了第一台收音机,村里的孩子们都来听刘兰芳讲的《岳飞传》、《杨家将》;1988年3月村里建起了第一个蔬菜大棚;1992年7月8日,村里买了第一台彩色电视机;2003年7
月,村里通柏油路了,客车开到了家门口;2006年11月,村里通了自来水……2007年4月,农村合作医疗推广到了村里……”从这些日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几十年来农村发生的变化。即使这样,老人还是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他说他还会把日记继续写下去,虽然日记记录的只是一些生活琐事,但却折射出党的政策方针,以及农村发生的变化……

2千本藏书:
自办图书室
    侯喜云老人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存书。无论家里经济状况多艰难,他决定存放的书,谁也别想再从他手里拿走换钱。由于一辈子做教师,他对书的感情,可以用一个“痴”字形容。他接触的
书多,形形色色,有政治、经济、历史、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甚至包括孩子上学的教科书,他都一本不落地存了起来。渐渐大伙都知道了,就开始有人找他借书,刚开始是他的同事,再后来桑阿街上一些爱看书的年轻人也经常去借。他清楚地记得,那时候还是上世纪60年代,人们的生活都不富裕,花钱买书的人不多。

后来找他借书的人多了,他就对借书者做了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每逢桑阿集还上次借的书,再拿新书。对于借书后长时间不还的人,不再借其第二本。即使这样,经过他粗略计算,仍然流失了上百本书。
    退休回家后,他整理了自己的藏书。这一整理,还真让他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的藏书居然有2千多本,于是他将这些书一一从纸箱子里“请”出来,放到书架上面。这些书,除了孩子的教科书,都
是他已经读过的,于是他决定对外开放借书。此次开门借书与上次相比,侯喜云老人有了截然不同的心态。他不再苛求借书者何时还书,甚至借书者如果认为借的书对他用处比较大,可以不还书。随后,他还给自己的图书室想了个名字,叫“大众图书室”,但是并没有往外叫。
    自他开门借书后,附近村庄的群众登门借书的还真不少,其中有老有少,有男也有女,也有人在借书的同时请教他一些农业方面的技术问题,后来别人问的多了,他感觉自己的农业技术知识太单薄
,于是专门花钱购买了大量农业技术书籍,其中有养殖、种植等内容,自己学习技术,再教给大伙。

    自他退休后,就对收藏书籍乐此不疲。开始他收集了1500余本各类书籍,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有不少热心人向他赠送书,现在能有3000本。侯喜云老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把这些书籍借给乡亲们,让他们知道科学种田、养殖的重要性。”他分别按照种植科学、养殖科学、自然科学、文学故事等栏目分门别类,免费借给乡民阅读。

    自他开门借书后,附近村庄的群众登门借书的还真不少,其中有老有少,有男也有女,也有人在借书的同时请教他一些农业方面的技术问题,后来别人问的多了,他感觉自己的农业技术知识太单薄,专门收集了48种1000多本科技书刊,还花钱购买了大量农业技术书籍,如《实用养猪大全》《鸡病防治技术》《蔬菜大棚管理常识》《农民致富100问》等各类图书其中有养殖、种植等内容。侯老师说,有了这些书自己可以学习技术,再教给大伙,多好的事儿呀。
 
1万份报纸:
开免费“报吧”
    侯喜云收藏的报纸有50多种,其中以信息类报纸居多,甚至五六十年代的聊城县报和大众日报,他都精心收藏着。在侯喜云的书房里,还堆着许许多多的报纸,这是他近10年来收集的,共有1万余份。在退休后的这10年里,老人除了写日记之外,还用自己的退休金订阅了10余类报刊。为了使村民增长见识扩大视
野,他在自己的家中创建了一个免费“报吧”。在老人的“报吧”里,除了有《大众日报》、《聊城日报》、《农村大众》等党报党刊外,还有《老年生活报》、《国际商报》、《首都信息报》、《河北科技报》等报纸。老人说:“这样不仅仅为乡亲们提供了服务,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视野。”因此,侯喜云老人觉得他自己的老年生活还是很有意义的。
    即使这样,老人并没有满足,他还指导乡亲们利用报纸学习农业科技,并且在村口定期出版黑板报,把收集到的各类科技信息写到上面,此举深受群众的欢迎。现在该村群众已把进“报吧”当作一
种乐趣,侯喜云老人为此也感到很快乐,他还动员全村男女老少把个人收集到的各类科技书籍杂志集中起来,因为老人现在还有一个愿望,就是让自己的“报吧”越来越壮大,希望村民们的见识也越来越广阔。

    78岁的侯喜云1982年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回到家乡冠县桑阿镇油坊村。当时看到农民缺乏市场信息、种养科学技术和优质品种,决心为农民创收、增收做点事。他成立了义务科技信息服务部,自费订阅了《大众日报》、《农村大众》等16种报纸,并通过电话和分布在全国各地400多个信息网点的学生、同事联系,交流市场信息、种养殖科学技术等。

   在侯喜云的书房里,还堆着许许多多的报纸,这是他这些年来收集的,有万余份。在退休后的这26年里,老人除了写日记之外,还用自己的退休金订阅了50余类报刊。为了使村民增长见识扩大视野,他在自己的家中创建了一个免费“报吧”。在老人的“报吧”里,除了有《大众日报》、《聊城日报》、《农村大众》等党报党刊外,还有《老年生活报》、《国际商报》、《首都信息报》、《山东科技报》《河北科技报》等报纸。老人说:“这样不仅仅为乡亲们提供了服务,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视野。”因此,侯喜云老人觉得他自己的老年生活还是很有意义的。

     即使这样,老人并没有满足,他还用报刊上的科技信息及时指导乡亲们学习农业科技,受群众的欢迎。现在该村群众已把进“报吧”当作一种乐趣,侯喜云老人为此也感到很快乐,他还动员全村男女老少把个人收集到的各类科技书籍杂志集中起来,因为老人现在还有一个愿望,就是让自己的“报吧”越来越壮大,希望村民们的见识也越来越广阔。就拿养猪来例,侯老师说“不能光看书上写怎样喂养,还要根据本地环境、猪的习惯科学饲养,猪才长得快。”

   26年来,侯喜云收集各类信息1.8万条,受惠农民达1.4万人(次),涉及村庄110多个,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约2200多万元。

令人惊奇的家庭档案
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生活资料,像照片、录影带、获得的各类奖章,甚至于每个月的水电煤、电话帐单等等。但是,您是否想到过,为这些资料做一个归整,建立一个家庭档案。试想一下,
若干年后,当翻开这本档案时,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在侯喜云老师家,记者有幸看到了他从1947年在柳林武训师范读书一直到现在的一整套档案,这些档案的内容除与工作学习密切相关的各类荣誉证明材料,各类总结以及经验介绍等情况外,还有每年的《生活杂记》、《读书笔记》、《家庭收支》、《借书登记》、《种植业》、《养殖业》等。有趣的是侯老师自己还有电话来往记录,象今天采访前给他打的电话都记录在案。

随后侯喜云还拿出他的“财务档案”,里面保存着从1956年3月工资43.50元,1962年7月58.30元,1978年9月69.80元,1982年7月130.10元,1990年1月680元,2002年770元,2007年10月1070元……他感慨地说:“这些工资记录真实的反映了我们国家教师工资增长变迁及生活改善情况。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抚今追昔,我很激动,咱们国家的变化可真大啊!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每个家庭,不分老少,不分职业,无论名人还是普通百姓,都有属于各自的家庭文化,都有符合自身的发展轨迹。一本家庭档案,从小处说,是一个家庭的成长发展史。而着眼大处,则从一个侧面反映着社会变革的进程,对于探索、印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可以对指导今天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老年俱乐部:
这里的“夕阳”别样红
    侯喜云老人于2002年10月被聊城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评为“模范老人”。2003年秋的一天,他发现和自己年岁差不多的老人每天都无所事事。侯喜云老人感觉,那些老人们的生活太缺少欢声笑语了,于是,他又突发奇想希望能在家中成立一个老年俱乐部,把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老人们都聚集起来一起娱乐。没想到,侯喜云老人的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广大老年人的积极响应。在他的引领下,村里有几位老年人便从家中拿出了多年不用的二胡、唢呐、笛子等乐器,当晚便开始了他们自己的排练,桑阿镇夕阳红文艺工作队就这样水到渠成地出现了。
 锣鼓声声,胡琴悦耳……听着从自己家中传出的阵阵悦耳的乐器声、看着其他老人们一张张面带笑容的脸庞,他十分高兴。73岁的邱东山老人弹唱的是桑阿地方剧种——蛤蟆嗡,侯喜云老人唱的是《空城计》、张少山老人唱的是《打虎上山》。他们一个个激情慷慨、字正腔圆,再配合有力的手势,真是这里“夕阳”别样红。
    不久前,桑阿镇联合校得知情况后,专门为夕阳红老年俱乐部送来了象棋、健身球、乒乓球等文体用品,并把夕阳红老年俱乐部作为全镇老人的健身场所。目前,除本镇的老年教育工作者常来参加活动以外,附近乡镇的不少老年人也常来参加。侯喜云老人说:“现在我们‘夕阳红’文艺工作队正一步步发展壮大,我要继续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为老年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资料来源:

http://www.liaocheng.gov.cn/tabid/124/InfoID/57373/frtid/59/Default.aspx
发布时间:2007-12-26
访问时间:2009-03-17

http://www.lcxw.cn/Html/tupianyiwen/078208010533844.html
发布时间:2008-08-02
访问时间:2009-03-17

http://www.lcxw.cn/Html/tupianyiwen/078208010533844_2.html
发布时间:2008-08-02
访问时间:2009-03-17

http://sunspear.blog.sohu.com/79516217.html
发布时间:2008-08-02
访问时间:2009-03-17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课题组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Project Team of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Peking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