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图书馆与公益项目——刘晋芳爱心图书馆
回到首页
图书馆名: 刘晋芳爱心图书馆
图书馆长: 刘晋芳
成立时间: 2008年6月1日
图书馆址: 四川德阳绵竹市景观达到滨河西路板房区京口花园10-1-5号
发布时间: 2009/3/18 21:27:43

      

          刘晋芳,山西太原人,原在城里开着一间美容院,地震发生时,抱着去看一看的想法,瞒住父母,对自己的员工说一个星期就回来。但灾区的的一幕幕惨状让她惊呆了。她疯狂地工作,帮助一个个需要帮助的灾民。在最忙碌最困难的时候,甚至连续23天没有洗澡。。。。。。
          一天,一个孩子问她:“阿姨,我想看书,请问哪里有图书馆?”这句话提醒了刘晋芳,她回了一趟太原,把美容院卖了,买回了一批图书,在绵竹灾区办起了帐篷图书馆,孩子们终于有书读了,然而

这时,附近地方团委的人找到她,告诉她三溪寺旁来了很多灾民,可否到那里开个帐篷小学。刘晋芳二话不说,就把图书馆送给了当地一学校,跑到三溪寺就开起了帐篷学校,就这样只要有点时间,她

就开起图书馆,一有更需要的工作,就把图书馆送走,半年过去,她已经是第四间图书馆了,半生积蓄、几十万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她无悔无怨:“有了书,孩子们就不会像他们的父辈那样打麻将,

就有更好的未来。。。。。。”所以她选择了坚守,用自己微弱的力量,教育着孩子们,影响着孩子们。。。。。。
     唯一的遗憾,就是孩子们已经将所有的儿童读物大都读过了,再不增加新书,孩子们就无书可读了。。。。。。
     周玉杰的陪伴给刘晋芳带来了很多乐趣。他经常过来读书,陪伴刘老师生活,打理图书馆的事情。如今他们一同吃住,相互陪伴着享受日渐平静的生活。
  去汶川地震灾区当志愿者,原计划去一个星期就回来,没想到,变化总比计划快,如今还没打算回去。不过她完成了两个人的心愿,她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她认为这是最欣慰的事情。
  在汶川大地震中,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万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服务,他们在医疗救护、义务献血、物资配送、心理调适、现场搜救等方面出了大力。
  2008年6月12日,这些志愿者完成救援任务后,开始大量撤离。
  2009年9月21日,从四川省志愿者协会获悉,目前灾区的志愿者基本上撤离完毕。坚守在绵竹的一位志愿者却未离去,她一直坚守在地震灾区,目前是地震灾区最后的志愿者,在灾区,她办起了一个图书馆。她就是最有爱心的志愿者——刘晋芳。她在绵竹板房区天河小学背后的板房灾民区里。三间板房,堆满了大量图书,她自己吃住也在那里,孩子们进进出出,来阅览,也来这里做作业。
    她说图书丢失了许多,前几天连续的大雨,板房进水打湿了不少书,她心疼里晾晒时,很多书就不翼而飞了。潇湘的报道,与我看到的是吻合的,这个来自山西的个体志愿者,以一己之力,撑起灾

民孩子图书阅览这一片天,撑得艰难,差不多到了粮尽弹绝的地步。
    这不是她第一个图书馆,而是第四个。四个多月时间,是一个心酸的历程。5月19日,她千里迢迢来到绵竹灾区,作为一个个体志愿者,她做过许多事,搬运物资、进山救援等等。按她话说,她来时

,还并不明白什么叫志愿者。
    5月下旬,她自费从成都买回一批图书,寻求建立一个图书室,给灾难后的孩子一片心灵的天空。她找到团委,他们同意了她的要求,给了她一顶帐篷,在绵竹体育馆,但也提出了许多条件,包括不

许接受采访,不会给她出任何证明,不会给她任何支持等等,她一口答应了.
    图书室运行了十多天,团委找到她,问她是否能够把这里转给当地。她开始以为,这是要赶她走,当她明白,他们是希望她能去土门,去接管那里百多个山区孩子时,她愉快地上路了,她的第一个

图书室就留给了当地。
    那时的孩子都不上课,只在安置点无所事事。于是她在土门三溪寺的第二个图书室,不仅仅是孩子们阅读的空间,她更是承担起了短期内对孩子看管教育的职责,直到后来,具备条件了,她坚决地

把这批孩子送进了附近刚开学的一所学校,孩子们按地域本不能进那所学校的,她费尽了周折,把孩子连同她的图书交给了学校。
    她回了趟家,取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关闭了自己的美容店,几天后又重返绵竹灾区,带着自己新买的大批图书。这时她把这件事当成了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
    她的第三个图书室,本有着美好的前景,她也抱着极大的希望。某个基金会与她合作,以他们的名义,尽管不发她工资,但是管吃管住,给她的帐篷有九十多个平方,里面还有电扇。以基金会的名

义,也有可能寻到更多渠道的支持和发展。
    但当她的图书室刚建立起来,与她合作的负责人调走了。新换来的人告诉她,这可以是一项事业,一项生意,能够比她从前做生意赚取更多的钱。他说自己有位朋友,是个书商,也是天涯某版的版

主。只要把以慈善基金名义接收来的图书,转给这位书商朋友,他们等于在做无本万利的生意。
    她可以凭此发财,可她立刻坚决的拒绝了。她的第三个图书室就这样结束了。前三个,那些图书她现在已经找不到下落了,她都是心甘情愿地留给了别人。她很感谢现在的小区,给了她三间板房,

来容纳她的七千多册图书和她这个人,她几次提到的感谢,还有在她自己的折叠床坏了的时候,小区给她找来了一张床。
    每天九点开门,直到晚上十点,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她会清闲些,下课后和节假日这里就热闹非凡。给孩子们阅读一直是无偿的,为了生计,她也尝试着向成 人收费阅读,或者出售一些多余的书,但

是她说这里的成 人只喜欢麻将娱乐,不喜欢读书,不可能有啥收入来弥补她粮尽弹绝的困境。她也尝试着与各种组织联系,寻求帮助,但还没什么结果。
    晚饭时,她跟我说了许多,她说这些仅仅是发泄,我也明白,很多话很多事,还是别写出来的好。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帮助,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感恩。但无论多么受伤,她依然相信,人性中有恶更

有善,她所做的事值得自己去追求去付出,更多的人值得她去帮助。可她也迷茫着自己能走多远,她已经为灾区投进了自己的三十多万,她说与那些灾民比起来,自己更象个灾民。
    她说,地震以来她在这里犹如与世隔绝,很难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她没有电视,只有灾民送给她的一个小收音机,还很费电不敢多用。她说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有台电脑,板房里可以上网,

有电脑她就能与外界联系,知道外面的世界。

    今天与我一起去的网友小远,恰好是一个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她与我一起,详细了解了刘晋芳经历过程的点点滴滴,小远也会努力,也许从高校图书馆的圈子里,能够给她寻求到一些帮助。

    我很想向她要来她的账号公布,可是她不敢,她怕这样公开,会给她与当地政府机构的交道带来麻烦。假如他们不允许她存在,她什么事都做不成。无论她自己还是我们,都不知道,刘晋芳追求的

事业,能够走过远。我只能告诉她,她努力的东西,无论任何结果,都不会是失败,毕竟她做了付出了。
  
  偷偷跑去当志愿者
  
       刘晋芳原本在山西太原市区繁华地段经营着一家美容院,已有5年时间。
  
  不过,汶川大地震改变了她平静的生活。2008年5月13日,刘晋芳瞒着父母、嫂子以及亲戚朋友,没回家,没带衣服,到银行取出8万元钱,并嘱咐她聘请的员工们,千万不要泄露她到灾区去当志愿者的信息。
  
  到汉旺镇后,刘晋芳见哪里忙碌,哪里需要人手就去哪里。每天帮助灾民们从汉旺镇转移到绵竹市体育馆以及附近的空坪里。而她带来的8万元现金,则不断地分发给现场的灾民,这些钱她都不知道是怎么发完的。抢救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开始撤离。刘晋芳还没有离去的意思,她还想为灾区做点什么。5月下旬起,她在绵竹体育馆周边帮助灾民解决一些居住问题。在服务中她发现,许多孩子碰到她就问:“阿姨,哪里有图书馆,我们想看书。”
  
  她无法回答,刘晋芳并不知道绵竹到底哪里有图书馆。孩子们的需求触动了她的心,她当天就开始琢磨在灾民安置点建一个免费图书馆,供孩子们免费阅读。
  
  “地震摧毁了家园,但不能摧毁他们重建家园的的希望和信心。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创伤,不能让孩子们沉浸在恐惧中,孩子们想读书,怎么对他们进行心灵疗伤呢?刘晋芳坐在地上琢磨了好几个

小时,建一个免费图书馆的念头在心中形成了。
  
很有经营意识的刘晋芳做生意很在行,但建图书馆可不是一般的做生意这么简单。要成为“馆”,那图书的量得达到一定的数目,图书的内容应满足众多的需求,至少要满足一定年龄段孩子们的需求。
  
  2008年5月26日,刘晋芳悄悄回到老家太原,她没让任何人知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把自己箱底的存折翻出来,次日去银行取出男朋友用生命换来的30万元(男朋友 在1999年遭遇车祸所获得的赔偿金,男方父母把钱全给了刘)。
  
  在太原新华书店,她采购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等各个年级的课外辅导书,童话、励志读物、心理辅导书籍等,还采购了许多成 人阅读的书籍共计1.5万册,从太原发往绵竹。
  
  当地政府得知刘晋芳要创办图书馆的消息,也特意给她分了3间活动板房,位于京口花园活动板房区。6月1日儿童节这天,刘晋芳的图书馆正式开门迎接读者。当天,她的图书馆里挤满了求知若

渴的孩子们,本来就不大的房间里被挤得水泄不通,房子外面站满了不少小读者。所有来的孩子都叫她刘老师。
  
  “说真的,大约有50多个孩子不断地喊我刘老师时,我全身的血液在沸腾、在加速流动。建这个图书馆不光是我一个人的愿望,而更多的是为我死去的准老公完成一个心愿,他在生前就一直想到

贫困地区去建一个图书馆,我此时想说:‘亲爱的!你可以安息了。’”
  
  她说另一个让她做出这个举动的是湖南的一位老师,在地震中为了救助自己的学生而牺牲生命的谭千秋,她还到那个中学去看了多次。她男朋友也是湖南株洲人,她说对湖南人有一种的亲切感。
  
  卖掉美容店建起图书馆
  
刘晋芳在灾区默默地当着志愿者,可她的家人却急坏了,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她店子的员工有事要请示也没办法。直到8月8日,刘晋芳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这次回家把她的美容店处理掉了,

她的母亲听说后骂她太傻。朋友们都劝她,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像太原这么好的地段,这么好的项目,以后想做打着灯笼都难找。况且,这个店子是你的生活来源,卖掉了你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不顾员

工们的依依不舍,朋友们的不理解,母亲、兄嫂的声声叹息,刘晋芳依然我行我素。店子易主,她的事业没了。
  
  “这个图书馆既然已建起来了,就不能半途而废,交给别人打理我不放心,况且这是我们两个人做的事情。”可见,刘晋芳的心中依然深爱着死去的男朋友,她说,“他都去世快10年了,时间无

法冲淡我们之间的感情,时间越久,感情越浓烈,犹如陈年老酒。”今年已38岁的刘晋芳先后有很多人给她物色对象,她都无动于衷。
  
  把孤儿当儿子
  
  刘晋芳选择留下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一个孩子让她难以放心,孤儿名叫周玉杰,今年13岁,家住绵竹仿古街吉祥公寓。地震中,他父亲在遵道镇平安煤矿作业时,被山上垮塌的巨石压死。

母亲患了脑瘤晚期,于9月12日抛下他撒手人寰。


得知周玉杰的事情后,刘晋芳把他接到了自己的图书馆来,一来让周玉杰可以在这里免费看书,二来想救济他。除学生的书籍免费阅读外,成 人的书籍适当收取一点费用,刘晋芳把微薄的收入都给了周

玉杰。
  
  周玉杰经常往返家与图书馆之间,和刘老师一起打理简单的生活周玉杰在外面挖回一株漂亮植物,把它种在图书馆门前,大人告诉他这是曼陀罗。情感在一天天的接触和交往中产生,刘晋芳说:

我很喜欢这个孩子,虽然他是个男孩子,却像个姑娘似的,很矜持,很腼腆。一天见不到他,心里就慌,我已经把他当儿子看待了。
  
  如今他们一同吃住,周玉杰说:“我很喜欢刘老师,她就像我妈妈一样,好关心我的。”图书馆隔壁派出所的一位警察开玩笑说:“你不喊她妈,喊什么刘老师,比你自己的妈不知道好多少倍。”

孩子们上学了,图书馆在上午的时候就变得冷清起来,刘晋芳决定改变经营时间,改在下午4点开门,一直到晚上10点,方便孩子们阅读。她自己则打算在这里打工来维持现在的生活,这段时间,她

每天都往绵竹市的各个招聘点和人才市场跑,希望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她所有的积蓄都已花完,每天吃饭都没有固定的地点。
  
  要呆到什么时候,刘晋芳说自己也不清楚,还没做好下一步的打算。她说,可能就扎根灾区了。她还在寻思着与一些爱心企业合作,把爱心图书馆的规模做大些,满足更多孩子的阅读需求。其中三间板房,就是刘晋芳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板房图书室。刘晋芳,太原人。原开着一间美容院,5月19日来到灾区一直至今,美容院也卖掉了,全心全意的管理着这图书室......

    所有书都是她花自己的钱,就是几十年的积蓄。再直接点就是为此已经倾家荡产了......她把这图书室作为帮助灾民的一个窗口,她希望把为孩子服务当做自己终身的事业。。。。。
    刘晋芳也有很大的困难——孩子们已经把能读的书都读过了,现来借书的孩子已发现无书可借了。我想向我的学生呼吁:帮助这小小的图书室,每人寄几本书到四川绵竹剑南镇滨河板房区图书室,我们都来帮帮她吧!
    谈话中,一位过路人认出了刘:你不是当时在那边开帐篷图书馆的志愿者吗?原来是广州《新快报》的记者,几个老广居然在板房里会合了。
左起:我和一起去的朋友、志愿者邓铁军,刘晋芳、广州爱心妈妈廖卉、浙江志愿者唐古拉。
在我的要求下,刘晋芳接受了广州《新快报》记者的采访。在以前,她一直是拒绝记者采访的。

资料来源:
http://www.cycnet.com/cms/2006/2006youth/xw/zyz/200809/t20080924_797240.htm
(发布时间:2008年9月24日)
(访问时间:2009年3月18日)

http://chinapic.people.com.cn/viewthread.php?tid=5098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27日)
(访问时间:2009年3月18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3d5b10100c8y5.html
(发布时间:2009年2月19日)
(访问时间:2009年3月18日)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课题组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Project Team of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Peking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