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图书馆与公益项目——青松阁
回到首页
图书馆名: 青松阁
图书馆长: 廖祖彬
成立时间: 2000年冬天
图书馆址: 江西赣州市会昌县小密乡小密村大湾村小组
发布时间: 2009/4/12 21:31:54

      

    2005年6月12日上午,赣州市委常委、赣州市委宣传部部长潘昌坤赶赴会昌县小密乡小密村大湾村小组,向退休干部廖祖彬及其创办的“留守孩成长乐园”赠送了一台34英寸的大彩电、一台DVD及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影碟,以褒奖和彰扬廖祖彬热心关怀下一代的德行善举。
    廖祖彬1995年退休后,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牵头创办的小密乡“留守孩成长乐园”和教育基金会,8年来募资16万余元,使该乡9名研究生、68名大学生、16名中专生得到资助或奖励。他无微不至地关爱当地29名“留守孩”的学习、生活,使“留守孩”快乐健康成长,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潘昌坤在捐赠仪式上指出,要大力宣传廖祖彬创办的“留守孩成长乐园”和教育基金会的先进事迹,敦促全市学习借鉴小密乡“留守孩关爱工程”的创办模式,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孩”教育管理体系,使“留守孩”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促进“留守孩”性格开朗、人格健全、精神充实、品行端正、学习自觉,和其他学生一样实现健康全面发展,进而全面推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会昌县小密乡小密村退休老人廖祖彬,创办了一个“留守孩成长乐园”,义务辅导“留守孩”写字、画画、做作业,并无偿提供大量图书资料供孩子们学习阅读,驱赶“留守孩”心灵的孤寂,点燃他们求知进步的希望。此事在会昌县内外广为人知,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6月3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潘昌坤来到“留守孩成长乐园”,看望了廖祖彬和孩子们,并对廖祖彬的所作所为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许。
 会昌县小密乡是个1万多人口的农业乡,全乡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将孩子们“留守”在家里由老人照顾。由于长时间孩子和父母不在一起,有的孩子常常感觉孤独和寂寞;有的孩子与爷爷奶奶产生隔阂;有的因爷爷奶奶过分溺爱,孩子们要么娇生惯养,要么性格孤僻;甚至有的孩子表现悲观,染上一些赌博的不良嗜好……这也是目前很多农村“留守孩”的实际状况。
    面对这种情况,会昌县小密乡小密村大湾村小组的退休老人廖祖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1998年,廖祖彬老人决定要为这些“留守孩”做点什么,于是,他一方面借助自己是乡教育基金会筹办人之一的优势,不断宣传、动员人们关心教育“留守孩”,为贫困学生贡献一份力量;另一方面空出自己的一座二层楼房来创办“留守孩成长乐园”。
    廖祖彬为这些事情日夜奔波。经过多方面努力,目前,其创办的“留守孩成长乐园”已经像模像样了:乐园收藏图书4600多册,每个星期六、星期日来到这里学习、交流的“留守”学生,由原来的六七人,发展到34人,由当时仅为本村小组的孩子,发展到有附近于都县的“留守孩”也来到这里;而且孩子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到星期六,孩子们都早早来到这座“乐园”,时而看看书、练练字、学画画,时而向廖祖彬老师请教疑难问题,时而看看儿童教育影片。更有意思的是,在这里还可以接听到父母从外地打来的电话,“留守孩”可以通过电话与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沟通,赶走留守在家里的孤独寂寞。多年来,廖祖彬不管出差多远,不管办理什么事情,每到星期六、星期日,他都会回到这所孩子们的“乐园”中,忙忙碌碌,义务为孩子们做一件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
    2005年6月12日,又是一个星期日,“留守孩成长乐园”干净整洁的屋子里,所有的课桌前都挤满了不同年龄的孩子,大多数是父母在外打工的小孩,有的在画画,有的在写字,有的在看课外书籍,廖祖彬围绕着这些孩子忙个不停。据他说,这个星期日早上,他和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在整理好“课堂”和图书室的同时,还要烧好开水,准备一些新的故事给孩子们讲述,特别是要准备一些孩子们平时很少听到的少年英雄故事。正是廖祖彬将自己的爱心化为了孩子们的快乐天地,这几年来,孩子们都习惯往廖祖彬的“留守孩成长乐园”里跑。孩子们逐渐淡化了父母不在身边的那种失落感,一个个蹦蹦跳跳,天真活泼。当地村民们也由衷赞许:廖祖彬的家就是孩子们的“生活课堂”、“开心课堂”。
    走进廖祖彬家的“留守孩学习活动室”,正上方墙壁上贴着“知识改变命运”六个大字,左右两边分别贴着“父母放心赚钱”、“孩子安心读书”的对联。15张课桌凳分成三列,把活动室挤得严严实实。星期一至星期五,这些课桌必须堆起来放在一边,活动室又恢复为客厅。“要不然,来了个客人连坐下来喝茶的地方都没有。”廖祖彬者说。
    廖祖彬在创办“留守孩成长乐园”时,不是没有烦恼。一开始村子里的人说,廖祖彬好名誉、好表扬,好出风头,而廖祖彬却不这样认为,他说自己已经63岁了,曾经获过省、市级表彰,根本不会追求这些名利,自己只是想为孩子们实实在在做一点好事,为社会发一份光和热,不会因为别人议论,就不做自己想干的好事。据廖祖彬说,一开始,当家里人知道廖祖彬要收留小孩办“留守孩成长乐园”时,也持反对态度,担心他操心太多影响身体,也担心那么多孩子会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廖祖彬则耐心做家里人的思想工作,他这样对子女们说:“一个人不做事,闲着是个废人;辅导这些孩子,我感到精神充实,对自己身体有好处,对社会有好处。再说我们家现在的生活好了,要感谢共产党;你们一个个成才,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结果,也是社会教育的结果,我们要回报社会。”廖祖彬一番动情的话,说得家里人心服口服。
    随着越来越多孩子参与,廖祖彬创办的“留守孩成长乐园”不仅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快乐空间,赢得了孩子们的喜欢,还赢得了孩子们父母的好评。在众多的孩子中,一名孩子坐在刚刚打开使用的新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看儿童教育片。这名孩子叫廖云烽,家住小密乡岭下村老屋组,2005年13岁,正在念小学五年级,父母离婚多年,自己原本是跟母亲一起生活,后来母亲到广东打工去了,自己就住在外婆家里。由于小云烽父母离婚,有一些小孩在他背后风言风语,小云烽心理压力很大。来到“留守孩成长乐园”参加活动后,小云烽才找到了久违的快乐。小云烽说:“我每到星期六和放寒暑假都会来这里,廖爷爷给我们带来了快乐,除了能够学到东西,在这里我感觉不孤独,我很感谢廖爷爷。”
    同样,孩子们的家长也给廖祖彬的“乐园”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廖长发夫妇在外打工六七个年头了,2005年回到家里,看到自己11岁的孩子在“成长乐园”学得好,玩得好,对廖祖彬十分敬佩,当场拿出200元钱捐赠给廖祖彬等人发起的教育基金会。他说:“你把我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培养,让我们能够放心在外打工赚钱,我不支持你的事业还支持谁呀!”
    廖祖彬7年如一日关心“留守孩”的健康成长,“留守孩”走了一茬又来一茬,如今有上百名孩子接受过他的辅导走进了更高层次的学校。廖祖彬创办“留守孩成长乐园”和教育基金会以来,募集教育资金16万余元,共有9名研究生、68名大学生、16名中专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资助和奖励。他关心30多名“留守孩”的学习、生活,他创办的“成长乐园”现已成为当地“留守孩”教育培训基地,孩子们在这里找到了亲情和快乐,找回了自己真正的快乐时光。
每逢星期六、日,廖祖彬都会一大早起来把自家厅堂和院子打扫干净,把15张双人课桌凳摆放整齐,烧好一大壶开水。吃过早饭,廖祖彬打开厅堂左边的家庭图书室“青松阁”,迎接附近3个村小组“留守孩”的陆续到来。孩子一来,他便忙于还书、借书、登记、整理书橱。几十个孩子借好了书,都到厅堂里看书、写字、画画、做作业。廖祖彬站在一旁,兴致勃勃地看着他们写字、画画,不时表扬和鼓励他们。有时候,他还会与孩子们在院子里一起做上一回游戏,跳啊笑啊,忘记了自己已是60多岁的老人。

  早在1997年春,退休后的廖祖彬便与几个老干部一起创办了小密教育基金会,决心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力,发挥余热让家乡多出人才。
  这也正是他创建小密教育基金的目的。
  “创建小密教育基金会,是为小密乡培养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基金1997年5月创建,以募捐的方式筹集资金,主要用于本乡金榜题名的大学生,优秀教师和三好学生。救助特困生,残疾人。基金创建十周年来,共募集资金十八万多元,每年召开颁奖大会,奖励本乡研究生11人,大学生94人,中专生19人,中小学三好学生233人次,优秀教师33人次,救助特困生20人。”
  基金会的工作让廖祖彬更多地接触了学校、学生和家长。廖祖彬发现许多农民长年在外打工,无法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
  廖祖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萌生了开办“留守孩成长乐园”的念头,说干就干。1998年,廖祖彬开始把附近6个“留守孩”的家庭教育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每天只要一有时间,他都会要到这些孩子家里走一走,与他们谈心,勉励他们安心读书。到了双休日,廖祖彬就邀这些孩子到他家里读书、写字、做作业,经常给他们讲些英雄人物故事。久而久之,孩子们都喜欢跟廖爷爷说话,喜欢听他讲故事。村民们都说,廖祖彬的家也就慢慢成了孩子们的“成长乐园”,廖祖彬也喜欢别人把他的家称为“留守孩成长乐园”。
  “成长乐园”快乐多,附近越来越多的孩子要求到他家里来度过充实的假日。廖祖彬说:
  “(乐园)从1998年开始,最开始的时候只有6个小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逐渐增多,目前有52个人。8年来,先后有125个留守孩参加进来。”
  日渐增多的留守孩让廖祖彬又高兴又为难,以前搬几条板凳、几张桌子就可以满足孩子们学习和玩耍。现在孩子来得多了,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廖祖彬考虑再三,决定把自家厅堂腾出来,买来一张大圆桌和十几张折椅,让孩子围坐一圈看书、写字、画画。久而久之,仅有的几张大圆桌也坐不下了,孩子们得轮流写字、画画。直到2005年5月,县教育文化局捐来了15套双人课桌凳后情况才有所缓解。如今,廖祖彬家的厅堂才成了一间名副其实的小教室。
  走进廖祖彬家的“留守孩学习活动室”,正上方墙壁上贴着“知识改变命运”,左右两边分别张贴着“父母放心赚钱”、“孩子安心读书”的横幅。几十张课桌凳分成三列,把整个厅堂摆放得满满当当。
  廖祖彬收留孩子办“留守孩成长乐园”,家里人最开始的时候反对,担心他操心太多影响身体。村里人也在背后议论说他好出风头,好名声,但他对此并不放在心上,他以自己的真情付出赢得周围所有人的尊重。
  “家里没有什么负担,我身体还不错,辅导这些孩子,我感到精神充实,我想用教育的方式来回报社会。”
  家住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小密乡六工坑的小钟,父母亲长年不在身边,家里已经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也无法尽到教育的责任。廖祖彬就把小钟动员到“成长乐园”来,经常教育他在学习时期,要以读书为主,要多体谅家里的困难,多关心爷爷、奶奶。小钟加入了“留守孩成长乐园”后,成绩也越来越好,在家也会孝敬长辈了。
  廖祖彬8年如一日关心“留守孩”的健康成长。“留守孩”走了一批又来一比,如今已有上百人接受过他的辅导,年纪最大的已经读大学了。每年寒暑假,当年的“留守孩”一个个回到“成长乐园”,免不了又要请廖爷爷讲几个英雄人物故事,重温当年在这里度过的难忘岁月。
  几十年来,廖祖彬积下了藏书1000多册。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2000年廖祖彬办起了家庭图书室,把自己的图书整理出来,全部让孩子们免费借阅。他还在屋子西边新盖了一间房子,取名“青松阁”,摆上几个旧书架,又拿出2000多元新买了一批书籍。小密乡第一个家庭图书室就这样办起来了。谈起当时创建时的情形,廖祖彬说:
  2000年冬天,我自筹7万多元资金,建立了名为“青松阁”的图书馆和阅览室,除本人购书之外,还有向社会各界募集资金,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藏书已经达到6000多册,免费向社会开放,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欢迎。
  随着“留守孩成长乐园”的影响越来越大,廖祖彬的事迹也在赣州市传开了,社会各界纷纷捐书。现在,他的藏书一间屋子都放不下,于是他又腾出一间厢房作图书室。他的藏书有许多教学辅导书,还有科普、文学、英雄人物故事、连环画等各种各样的书籍,孩子们十分喜欢,借书登记本已经记满了近十本。在图书室里,还摆放着十多块牌匾,这些牌匾都是孩子家长送给他的。

  家住会昌县小密乡小密村大湾村小组的廖祖彬在当地是个“大名人”。前几年,他曾被评为“赣州市十大道德标兵”、全省老干部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早在1997年春,从西江镇林业工作站退休后的廖祖彬与几个老干部一起创办了小密教育基金会,决心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分力,发挥余热让家乡多出人才。基金会的工作让廖祖彬更多地接触了学校、学生和家长。廖祖彬发现许多农民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或者托付给亲戚养,往往是爷爷、奶奶溺爱,亲戚不敢放手教养。时间一久,孩子要么娇生惯养,要么性格孤僻,脸上仿佛写着父母不在身边的失落感。有的还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沾染上偷、抢、骗、赌的恶习。廖祖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孩子没人管,就会学坏呀!1998年,廖祖彬开始把附近6个“留守孩”的家庭教育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每天有事没事,他都要到这些孩子家里走走,与他们谈谈心,勉励他们安心读书,读好书才能让父母放心在外面打工赚钱。到了双休日,廖祖彬就邀这些孩子到他家里读书、写字、做作业,经常给他们讲些英雄人物故事。久而久之,孩子们都喜欢跟廖爷爷说话,喜欢听他讲故事,一到星期六,都习惯往他家里跑了。孩子们逐渐淡化了父母不在身边的那种失落感,一个个蹦蹦跳跳,天真活泼。村民们都说,廖祖彬的家成了孩子们的“成长乐园”,廖祖彬也喜欢别人把他的家称为“留守孩成长乐园”。
  “成长乐园”快乐多,附近越来越多的孩子要求到他家里来度过充实的假日。这让廖祖彬又高兴又为难:以前搬几条板凳、几张桌子就可以满足孩子们学习和玩耍。现在孩子来得多,连坐的地方都没有,怎么办?廖祖彬考虑再三,决定把自家厅堂腾出来,买来一张大圆桌和十几张折椅,让孩子围坐一圈看书、写字、画画。近几年“留守孩成长乐园”规模越来越大,如今到他家来学习的“留守孩”比较固定的有29人,最多的时候达到33人。一张大圆桌坐不下,孩子们得轮流写字、画画。直到2005年5月,县教育文化局捐来15套双人课桌凳,廖祖彬家的厅堂才成了一间名副其实的小教室,廖祖彬称之为“留守孩学习活动室”。
  走进廖祖彬家的“留守孩学习活动室”,正上方墙壁上贴着“知识改变命运”,左右两边分别张贴着“父母放心赚钱”、“孩子安心读书”的横幅。15张课桌凳分成三列,把整个厅堂摆放得满满当当。星期一至星期五,这些桌子必须堆起来放在一边,将厅堂恢复为客厅。
  廖祖彬收留孩子办“留守孩成长乐园”,家人开始反对,担心他操心太多影响身体,接来那么多孩子又把一个家弄得乱七八糟。村里人也在背后议论,说他好出风头,要名声。廖祖彬认真地对子女们说:“一个人不做事,闲着就是个废人;辅导这些孩子,我感到精神充实,对自己身体有好处,对社会有好处;我们家有现在的生活,要感谢共产党。你们一个个成才,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果,也是社会教育的结果,我们更要回报社会。”一席话说得大家口服心服。对于村里人的议论,廖祖彬从不计较,一心把一个个孩子教育好,是非功过任人评说。
  家住六工坑屋场的小钟,父亲因抢劫被判刑,母亲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70多岁的爷爷和60多岁的奶奶。这个孩子原先十分任性,不听话,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了。有一次他要爷爷买小游戏机,爷爷认为这必然影响学习,加上生活本来就穷,不给他买。结果小钟吵得天翻地覆,满地打滚。廖祖彬把他动员到“成长乐园”来,经常教育他在学习时期,要以读书为主,要多体谅家里的困难,多关心爷爷、奶奶。有一天小钟没有来“成长乐园”学习,廖祖彬追踪了解后发现他竟然去赌博了。廖祖彬找到他,耐心地教导他,赌博十赌九输,即使赢得几个钱,因为不是靠自己双手劳动得来的,终归不光荣。一番话说得小钟面红耳赤。廖祖彬还从生活上关心小钟家。有一次小钟家没钱过年,廖祖彬拿了100元钱给他家买年货,还联系了老干部局送温暖,资助他家200块钱。点滴小事,让小钟深受感动。他原先成绩很差,到今年读初二时,成绩已经在学校班级上名列前茅,在家也很孝敬爷爷、奶奶。他说长大后要当个老师,当老师可以关爱更多的留守孩子。
  廖祖彬从小爱书。几十年来,他积下了藏书1000多册。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2000年廖祖彬办起了家庭图书室,把自己的图书整理出来,全部让孩子们免费借阅。他还在屋子西边新盖了一间房子,取名“青松阁”,摆上几个旧书架,又拿出2000多元积蓄新买了一批书籍。小密乡第一个家庭图书室就这样办起来了。市、县许多单位和个人看到廖祖彬的家庭图书室办得像模像样,纷纷向他捐书。到目前,他的藏书已达4600多册。一间屋子放不下,他又腾出一间厢房作图书室。他的藏书有许多教学辅导书,还有科普、文学、英雄人物故事、连环画等各种各样的书籍,孩子们十分喜欢,借书登记本已经记满了5大本。在图书室里,还摆放着上十块牌匾,如“恩情难忘”、“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等等,这些牌匾都是孩子家长送给他的。
  办“留守孩成长乐园”不但耗费了廖祖彬许多时间和精力,忙得他连家务事都没空去做,而且增加了他不少经济负担。电费、水费、燃料费,这些都要廖祖彬出钱。现在天气热了,他想在学习活动室装上两台壁扇,一直都没法实施。廖祖彬不抽烟、不喝酒,每月400来块的退休工资总是下月不接上月。几个儿子看到父亲的钱不够用,只好经常补助一些给他。廖祖彬每年还资助3名本村的贫困孤儿读书。今年“五一”期间,他带着这3名孤儿到于都旅游,参观了于都县革命纪念馆,游览了长征广场,逛了县城主要街道,既让孩子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又让他们大开眼界。

资料来源:
http://gz.jxcn.cn/NEWS/2005-6/2005613114001.htm
[发布时间:2005年6月13日]
[访问时间:2009年4月12日]

http://gb.cri.cn/1321/2007/02/14/1569@1456562.htm
[发布时间:2009年3月30日]
[访问时间:2009年4月12日]

http://www.jxcn.cn/525/2005-6-15/30039@161812.htm
[发布时间:2005年6月15日]
[访问时间:2009年4月12日]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课题组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Project Team of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Peking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