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图书馆与公益项目——宁波市青少年希望书室
回到首页
图书馆名: 宁波市青少年希望书室
图书馆长: 王亚萍
成立时间: 2002年7月
图书馆址: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常青路98弄89号103室
发布时间: 2009/11/1 23:01:44

      
王亚萍老师从宁波第十一中学(现与宁波东恩中学合并)退休后,一直留校从事图书管理工作,自1996年起担任海曙区关工委校外辅导员。2002年,王老师自筹资金在居住地柳锦社区成立了宁波市青少年希望书室,同年8月,免费向全社区居民开放。五年半下来,青少年希望书室藏书逐年增加,已经从初建时的400余册增加到如今的近5000册。随着书源的丰富,社区内逐渐形成“全民”借书、男女老少共读的氛围。书室现有300多名读者,累计借书16000人次以上,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受到社区内外一致好评。
      为尽力发挥图书馆在倡导图书、组织读书的育人功能,王老师根据青少年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开展了主题鲜明,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大小读书活动二十余次。如“好书伴我过暑假”、“书香满社区全民读书月”、“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中华魂百日读书活动”、“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知荣辱、树新风”、“翰墨飘香全民读书节”等等。

      为方便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多以跨越寒暑假期为起讫点。在此期间穿插安排讲座、征文和其他适合各年级不同层次的系列活动,如“儿歌、三字经诵读比赛”、“小故事演讲比赛”、“成语集锦趣味赛”、“抓补错别字能手赛”、“硬币字书法优胜赛”、“迎‘六一’趣味游园赛”、“迎元宵有奖猜谜赛”、“掌握金钥匙,抢攀知识高峰”等具有强烈竞争意识的读书辅导活动,促使参与者利用图书馆,在书海中觅宝探胜,充实自我以赢得竞争。这种创意新颖、富有情趣的课余生活以及寓教于知、寓教于学、乐中求知的活动形式,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参与者踊跃,从而凝聚了广大的读者群体。

      此外,王老师还组建了以读导写,读写结合的“春苗读写兴趣小组”。她鼓励孩子们撰写文学名著读后感,择优选送文化宫及海曙区团委等单位参评,共有30多人获奖。每个季度,王老师都会带领这些小作者外出参观、游览、采风,培养和提高孩子们的观察、欣赏和领悟能力。比如:去镇海招宝山参观“海防历史纪念馆”、到市展览馆瞻仰“毛主席遗物”、游南国书城“天一阁”、登25层楼“甬江明珠”远眺三江口新貌、去浙江民俗海事博物馆寻找文化遗产、去北仑开发区参观“吉利汽车制造厂”等等。这种开放、外延式的辅导方式可以拓展孩子们的思维空间,也可以帮助他们积累作文素材,使之有景可绘、有情可叙、有感可发、有话想说,因此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和家长们的好评。 为展示革命先辈们的旷世奇功和高风亮节,王老师充分利用自己数十年积累、珍藏的图片,分门别类,按照人物、年月、史实事件,亲手制成90*120cm塑胶面块的展板,在社区内外举办贴近时代、切合形式的图片展览,扩大、延伸教育面。主要的展览有:2002年的“世纪回眸三巨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图片展;2003年的“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图片展;2004年的“中华魂”主题展;2005年的“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教育图片展、2006年的“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展览等等。这些图片先后在十多所大、中、小学校进行展览,并进入到海曙区政府、消防大队、市青少年宫等单位以及月湖、西门街道所属的十多个社区进行展出,以流动巡展的形式缅怀革命先辈,颂扬英雄业绩,受教育者数以万计,效果显著。

      为了紧跟时代步伐,加强自身建设,王亚萍老师自己也是好学不倦、笔耕不错。她在67岁那年拿到了电大图书馆学专业毕业证书。这五年多她先后撰写了“社区图书馆是老百姓终身学习的平台”、“图书馆是社区文化的枢纽与主流”、“社区图书馆是青少年学习的第二课堂”、“写作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从构造和谐社会论社区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少图工作者如何面向知识经济的挑战”、“和谐社会为人们攀登知识高峰提供了机遇与平台”、“阅读——赋予人生无穷尽的智慧和力量”等十余篇文章,并多次参加省和全国学会召开的经验交流暨学术研讨会,向专家和同行们学习宝贵的经验,拓宽了图书馆工作的专业视野,收到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良性循环效果。

      五年的时间不算长,但五年如一日很不容易。这么多年王老师没有一分报酬,并且自筹经费开展活动,工作忙了,还要加班加点。她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总是尽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做好事,努力把青少年希望书室打造成为柳锦社区有口皆碑的具有个性化又有特色的文化窗口。她的努力使社区内外更多的人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为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王亚萍老师是我们图书馆人学习的榜样,她的事迹应该为我们更多的人所了解和学习!

     (本文根据王亚萍老师手稿和东恩中学提供材料整理而成)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课题组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Project Team of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Peking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