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山市黄山区三口镇,提起农民姜轩发,几乎无人不晓这个“乡村傻子”。说他傻,是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自己的一份事业:自办农民图书室。
从1954年初中毕业回乡主办农村图书室和冬学民校开始,老姜对于没有工资、没有职称的这份工作格外上心。1996年3月,姜轩发自筹资金六千余元,添置桌、椅、书架,订阅报刊杂志,将图书室扩展为文化科技站。
在三口镇,老姜身上的头衔很多,除了是多家报刊杂志的业余通讯员外,他还是三口镇关工委委员,镇党校校外辅导员,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组长,村计划生育行风建设监督员,镇法律服务和普法宣传员。这么多的头衔,却从来不拿一分钱的报酬,不少人都说他“傻”。而这个“傻子”在2002年10月进城购买宣传资料时,被一辆违章汽车撞成重伤,造成左脚粉碎性骨折,落下肢体二等残疾。
老姜就是这么一个乐观的人,整天笑呵呵地忙着。初步估计,自1996年3月至2007年11月底,他共编出各类宣传栏1268期,图片展192次,小型摄影美术展28次,对外借书达23844人次。刘联村农民方永来在家培育灵芝和盆景花卉,他获知后长期义务提供服务,几年间送科技书刊上门和免费借书就达300多次;右手残疾的农户王金海急需发展经果林方面的科技书,老姜得知后及时把有关成套的科技书送上门,并帮他找寻优良种苗信息。
除此之外,他还常为群众讲理说法,调解纠纷,代写书信、诉状、协议书等,就连家长们都说:“孩子去老姜那儿玩,我们最放心,既能学知识,又能学做人。”
名气大了,村里、镇里以及社会各界捐助的也多了,对此,老姜总是把感谢体现在行动上。每天一早,他的文化科技站就早早地开门了,孩子们喜欢在节假日或休息的时间里,挑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坐在那里静静地看,临走,孩子们还会借上一些,带着回家看,此时,老姜总是耐心地帮他们挑选,当然也忘不了叫他们登记,并千叮咛万嘱咐别把书弄丢了。
2003年至2007年,姜轩发连续被评为三口镇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2006年又连续被评为黄山区优秀共产党员,他的文化科技站也被省里评为 “杜鹃花工程”省级示范点。
资料来源:
http://www.ahnw.gov.cn/2006nwkx/html/200801/%7BBB7AEA57-A2D1-45A6-8593-027B025DCB94%7D.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