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民间图书馆      |      捐赠信息      |      公益项目    |     简报     |      撷英采珍      |      提供线索      |      给我留言
:::信息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慈善捐赠:::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刘瑞忍副研究馆员捐赠1000元用于乡村儿童阅读活动...2023/12/5

青树教育基金会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550953.32元,资助“乡村图书馆家庭阅读站”项目...2023/5/10

北京某小学三年级毛祥坤同学捐助 500 元用于公益图书馆项目 500 元希望用于公益项目...2023/2/26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慈善人士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二十万元,成立李更生阅读推广基金...2020/9/10

谭张婷教育慈善基金会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67100元,资助乡村校园图书角项目...2019/4/15

安徽小微商会捐赠20686.62元用于安徽省肥东县古城镇杨塘学校图书角...2019/4/2

安徽小微商会捐赠10627.65元用于安徽池州市罗城村罗城小学图书角...2019/3/4

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出资150000元用于开展彩虹之家·彩虹图书馆项目...2018/12/31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一位女老师捐赠10377.66元用于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小街乡小街小学图书角700册书...2018/8/30

上海“爱@支教”捐赠95565.54元用于云南云龙县、洱源县、鹤庆县10所小学图书馆项目...2018/8/19

云南小微商会捐赠50000.00元用于云南德宏州梁河县民族寄宿制学校园图书角项目...2018/4/12

安徽小微商会捐赠11865.00元用于安徽滁州大柳小学校园图书角项目款...2018/3/18

云南小微商会捐赠16002.89元用于云南德宏州芒市风平镇腊掌小学图书角项目...2017/9/11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一位女老师捐赠7855.13元用于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柿子树小学校园图书角项目...2017/8/26

安徽省小微商会捐赠31980.98用于舒城县花园小学校园图书角和来安县施官镇中心小学图书角...2016/11/18

安徽小微商会捐赠32841.43元用于滁州市章广镇章广中心小学校园图书角和霍邱县三流乡杨桥小学校园图书角...2016/6/28

郭柏生捐赠15752元用于小学图书角建设...2016/6/14

(美国)科技教育协会(ESS)捐赠74587元用于乡村小学校园图书角建设...2016/6/6

高晓燕、陈柏根、赖才笙捐赠15000元用于小学图书角建设...2016/4/2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慈善人士向民间图书馆协会筹备组捐赠10000元人民币...2015/7/10

更多捐赠>>>
 
图书馆信息:
图书馆名: 国策图书室
图书馆长: 杨大璋
成立时间: 2005年初
图书馆址: 江苏徐州市邳州市运河镇八杨村
发布时间: 2009/9/23 21:48:44

  江苏省运河镇八杨村,每天都有不少村民聚集到杨大璋创办的国策图书室学习、讨论十六大六中全会精神,品偿一份昂扬向上的喜悦。在传阅书刊、读报评报间隙,相互交流发家致富、科学种田的经验。
   说起共产党员杨大璋为什么能够自费5000余元,创办国策图书室免费对大家开放的事时,村民们并不感到惊讶。在日常生活中杨大璋给人的印象就是位尊老爱幼、热心助人、乐善好施的人。
    杨大璋2006年50岁,七十年代末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养育他的家乡。他看到落后的生产方式促使乡邻们对劳动力的片面追求,走进“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怪圈后,便产生了办一个国策图书室,让乡亲们通过学习国家政策和科技知识,改变落后的生活环境和生育观念。由于他手头没有足够的资金,只好把梦想深深埋在心底。
   2005年年初的一天,杨大璋得知国家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号召后,心里再次产生了在家中创办国策图书室的想法。如今的杨大璋已经依靠党的富民政策,通过种植大棚,跑出租车走上了致富路。他把想法告诉家人后得到了全家人的赞同和支持。他在家人的帮助下,腾出了二间房子,接着投资一千多钱在门前安装了不锈钢阅报栏。他女儿还拿出2000余元婚嫁钱帮助他购制书橱、桌椅、报架以及有关计划生育的图书资料,还订了《中国人口报》、《农民日报》、《科技致富报》等多种报刊。图书室开办之初,每天来看书读报的人很少。杨大璋并没有气馁,他自已把关于科技致富的报纸送到帮助对象家中,给大家讲科技的威力;深入田间地头,给群众讲不懂科技的危害。同时他让妻子把优生优育优教的科普知识送给新婚夫妇。为了吸引更多的群众,他还专门购买了VCD、音响、电视机等娱乐设施。另外,为读书看报者免费供应茶水,这既休息又学知识的休闲环境,逐渐吸引了大批的村民前来学习,图书室逐渐红火起来。
     杨大璋的家庭图书室开办还不到一年,但是在八杨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大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村民通过国策图书室读书看报,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游手好闲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封建迷信的少了,学科学用科学的多了;邻里之间吵架的少了,讲文明树新风的多了。
    在杨大璋国策图书室里有20多村民在看书读报,真是其乐融融。新婚不久的女青年杨冬梅,拿着邮递员刚送来的《中国人口报》,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记往小本上记。她腼腆地告诉我们:“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人口多了不行,只有优生优育,日子才能越来越美满。这报上优生优育方面的知识很好,大家都喜欢看,借回家怕影响别人看。”送来一摞《农家致富村支部书记董其运说:“我们村因势利导,把杨大璋开办的国策图书室,在作为教育群众实行计划生育有效载体的同时增加提供科技知识信息量,当好村民生活、生产、生育的参谋,发挥更大的作用。”杨大璋带头将科技运用到实践中去,给群众起示范作用,使图书室更具有凝聚力和生命力。只要是报上介绍适合本地的新品种、新技术等,他都针对性地亲自试一试、用一用。今年,他按照科技信息对本地设施果树进行改良,并向其他果农介绍技术知识,并进行田头指导。在国策图书室,我们正巧碰见了接受过杨大璋帮助过的果农刘贵春。经随行的村委会负责人介绍后,抱着《冬季设施果树管理》、《油桃栽培技术》等书箱往外走的刘贵春和我们聊了起来。刘贵春几年前就栽植了果树,但由于前几年思想保守,栽培的方法落后,结果结出来的油桃产量低、果形差、成熟晚,销路也不畅。今年初,在杨大璋的影响帮助下,转变观念,采取利用日光温室大棚栽培油桃,比同类提前一个月上市,价格高出了常规品种的许多倍。他说:“通过在国策图书室‘充电’,咱意识到了只有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专的路子,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乡亲们利用学到知识种田、养殖、搞第三产业,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为了深化国策图书室的服务,适应群众生活的需求,杨大璋还专门开通了热线电话,帮助大家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村里一名老太太因嫌弃儿媳妇没有生育男孩,经常和儿媳妇吵闹。前不久的一天,她们发生矛盾后,儿媳妇拔打了杨大璋的热线电话。杨大璋把老太太请到图书室播放了相关内容的VCDI光盘给这位老太太看,使她认识到“男孩女孩都一样,女孩一样有指望”。在他的调解下,婆媳关系最终和好如初。
在生活中,杨大璋非常节俭,连一件新衣服都很少添,每当订阅报刊、购买图书时却出手大方,今年仅订报就花去了上千元。对于这些他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生命的闪光在于拼搏,群众的需求是我永恒的奋斗目标,群众的满足是我终生的最大欣慰。”
     2006年11月8日上午,邳州市运河镇八杨村杨大璋的国策图书室里聚集了不少村民,在传阅书刊、读报评报的间隙,大家还相互交流发家致富、科学种田的经验。
  在杨大璋的国策图书室里,看到3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有20多位村民在看书读报。该村党支部书记董其运说:“我们村在把杨大璋的国策图书室作为教育群众实行计划生育有效载体的同时,还增加其科技知识信息量,以便使之成为村民生活、生产、生育的参谋部。”

  杨大璋带头将科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给群众作示范作用。一旦发现报上介绍适合本地的新品种、新技术时,他都要亲自试一试、用一用。今年,他对本地设施果树进行了改良,并对其他果农进行田头指导。在国策图书室,记者正巧碰见了曾受过杨大璋帮助的果农刘贵春。刘贵春几年前就栽植了果树,但开始时由于思想保守,栽培方法落后,结果结出来的油桃产量低、果形差、成熟晚,销路也不畅。今年初,在杨大璋的影响帮助下,刘贵春转变了观念,利用日光温室大棚栽培油桃,比同类产品提前一个月上市,价格也高出常规品种许多倍。他说:“通过在国策图书室‘充电’,俺意识到了只有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专’的路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资料来源:

http://www.pzzx.com/news_type.asp?id=2682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27日]

[访问时间:2009年9月23日]

http://www.xzwmw.com/Html/007/095805239.html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13日]

[访问时间:2009年9月23日]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课题组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Project Team of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Peking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