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民间图书馆      |      捐赠信息      |      公益项目    |     简报     |      撷英采珍      |      提供线索      |      给我留言
:::信息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慈善捐赠:::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刘瑞忍副研究馆员捐赠1000元用于乡村儿童阅读活动...2023/12/5

青树教育基金会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550953.32元,资助“乡村图书馆家庭阅读站”项目...2023/5/10

北京某小学三年级毛祥坤同学捐助 500 元用于公益图书馆项目 500 元希望用于公益项目...2023/2/26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慈善人士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二十万元,成立李更生阅读推广基金...2020/9/10

谭张婷教育慈善基金会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67100元,资助乡村校园图书角项目...2019/4/15

安徽小微商会捐赠20686.62元用于安徽省肥东县古城镇杨塘学校图书角...2019/4/2

安徽小微商会捐赠10627.65元用于安徽池州市罗城村罗城小学图书角...2019/3/4

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出资150000元用于开展彩虹之家·彩虹图书馆项目...2018/12/31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一位女老师捐赠10377.66元用于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小街乡小街小学图书角700册书...2018/8/30

上海“爱@支教”捐赠95565.54元用于云南云龙县、洱源县、鹤庆县10所小学图书馆项目...2018/8/19

云南小微商会捐赠50000.00元用于云南德宏州梁河县民族寄宿制学校园图书角项目...2018/4/12

安徽小微商会捐赠11865.00元用于安徽滁州大柳小学校园图书角项目款...2018/3/18

云南小微商会捐赠16002.89元用于云南德宏州芒市风平镇腊掌小学图书角项目...2017/9/11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一位女老师捐赠7855.13元用于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柿子树小学校园图书角项目...2017/8/26

安徽省小微商会捐赠31980.98用于舒城县花园小学校园图书角和来安县施官镇中心小学图书角...2016/11/18

安徽小微商会捐赠32841.43元用于滁州市章广镇章广中心小学校园图书角和霍邱县三流乡杨桥小学校园图书角...2016/6/28

郭柏生捐赠15752元用于小学图书角建设...2016/6/14

(美国)科技教育协会(ESS)捐赠74587元用于乡村小学校园图书角建设...2016/6/6

高晓燕、陈柏根、赖才笙捐赠15000元用于小学图书角建设...2016/4/2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慈善人士向民间图书馆协会筹备组捐赠10000元人民币...2015/7/10

更多捐赠>>>
 
图书馆信息:
图书馆名: 董家富“家庭图书馆”
图书馆长: 董家富
成立时间: 2008年
图书馆址: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双桥新村25幢108号
发布时间: 2010/4/5 16:11:10
       家住秦淮区双桥新村25幢的市民董家富,家中的住房面积不到90平米,却办起了藏有5万本图书的家庭图书馆。这个家庭图书馆涉及面很广,包括政治、文学、历史、哲学等众多方面,当地市民要看书,就到他家免费借阅。近日,记者走入这个特殊的图书馆看个究竟。

  书占了家里2/3空间

  踏入董家富的家门,给人感觉就像走进了书的海洋。家里总共八九十平方米的地方被书占据了三分之二空间,客厅里除了一张方桌是供家人坐着吃饭外,其余的家具都被一摞摞的图书“霸占”了。董家富儿子小小的房间被成堆的图书包围了,只留下一张床的空间,床底下也都是书。董家富骄傲地说:“或许儿子就是因为睡在书的海洋里,耳濡目染了,所以他很懂事,也很优秀。”

  2009年48岁的董家富,1986年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攻读的是法律专业,工作之余不断为百姓排忧解难,解决了许多案件的“疑难杂症”。据董家富透露,正是由于他搜集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也阅读了许多“杂书”,丰富了他的知识和阅历,让他工作起来更加游刃有余了。

  买书花掉一套房子钱

  董家富称,自己打小就特别爱看书,小时候爸妈给的零花钱从来舍不得买零食。

  董家富说,在单位他“视书如命”的性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看书常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后来董家富爱书的精神感动了爱人,爱人也理解了他的做法,准许他可以把工资拿去买书。直到现在一家人仍住在单位分的小房子里。董家富开玩笑地说:“我收藏图书三十多年了,虽然花费了近一套房子的钱,但是我觉得很值。”

  80多岁老太来赠书

  “董家富自办家庭图书馆”很快便在当地传开了,许多爱书的人听说董家富家收藏了各种稀少珍贵书籍,纷纷赶来借阅。

  董家富说,他的图书馆不仅有源源不断的人前来借书,而且还时不时有人来赠书。董家富称,最让他感动的是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顶着大太阳从山西路赶来给他赠书。

  这位老太太是名退休大学教师,平时收藏了不少书籍,但是由于搬家,许多书太多太重了,没法搬走。老太太听说董家富自办了家庭图书馆,于是她就想把书赠给“董家富图书馆”。

      在双桥新村很少有人不知道他,他在自家里开的私人图书馆,兴旺时一天能接待数十人。2009年8月12日,由于前来看书、借书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家里面也确实放不下他多达5万册的藏书,他准备把这些书全部捐给他此前工作的工厂,利用工厂的“工人之家”职工俱乐部为工厂员工、社区居民开起更大的图书馆。
    内退保安开起私人图书馆
    双桥新村25幢108号是董家富的家,但这里与其说是他的家还不如说双桥新村小区的社区图书馆。推开大门,20平方米大小的客厅已完全变成图书馆模样,长长的书架,整齐的图书,让人仿佛置身于书的海洋。细看书架上的藏书,发现各类图书均有涉及,从法律、经济方面的工具书,到人物传记、中外名著、保健杂志,几乎一应俱全。
    “这些大部分都是我的藏书。”董家富说,他做过工人、下过海,自学过法律做过兼职律师,开过书店,后来在派出所又做了10多年保安,一路走来收集了不少图书。
    “去年我就在想,快内退了,到底该干点啥呢;后来老伴说:退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把那30多年的藏书给收拾了。”就这样一句话给了董家富以启发:何不把这些书整理起来办个私人图书馆供小区居民借阅,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以书会友,另一方面也可丰富小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这样的念头下,2008年董家富在家办起了图书馆。为了便于管理,董家富还自己给图书馆定了规矩,老人凭老年证、残疾人凭残疾证、低保居民凭低保证都可以免费借书。其他市民如果来借书,则需要拿他们不需要的书来换阅,以便以书会友,并把图书馆越做越大。
    书籍越来越多,想全捐给工厂
    “你看书已经越来越多了。”董家富指着摞在长桌上厚厚一叠图书说,现在屋子是越来越小,装不下这些书了。如何解决,董家富想到了自己工作的工厂。董家富此前在南京一家装配厂工作,工厂有一间用于职工俱乐部的房子正好在小区,并闲着。董说,他想把这些书全部捐给工厂,看工厂能否利用职工俱乐部的房子把图书馆给办起来。
    “我已经给工厂相关领导汇报了,他们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董家富说,如果最终成行,小区居民和工厂职工都将有一个更宽松的环境借书、看书,而于他而言,也算是对他工作过的工厂的回报。

资料来源: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collection/cqyw/20090813/14336612691.shtml

[资料来源:2009年8月13日]

[访问时间:2010年4月5日]

http://www.xhby.net/xhby/content/2009-06/30/content_1615781.htm

[资料来源:2009年6月30日]

[访问时间:2010年4月5日]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课题组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Project Team of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Peking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