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本报记者李强 孟祥超
在赵县新寨店镇北正村,70岁的农民赵二英自发办起的“农村图书室”成了村民阅览时尚刊物、学习农业知识的好去处。
图书室创办半年来,老赵已花费两千余元,也经常为如何吸引“读者”而着急上火,可他乐呵呵地说,“能在有生之年为乡亲们办点好事,我觉得挺值。”
众人相助建起图书室
赵二英一辈子在农田里种地。可年岁大了,他却想要搞点儿“文化事业”。
“年纪大了干不了农活儿,就想办个图书室,让村里人都学学农业知识,开开眼界。”赵二英说,大家能学知识,自己在家也能跟着热闹热闹。
去年冬天,赵二英开始筹建“农民图书室”。可在家务农一辈子,他根本不知道到哪里去买书。
这下可把赵二英给难住了,他只好去找村主任吴书元商量对策。吴书元得知赵二英想法后,又找天天到村里送信送报的邮递员白辉永想办法。白辉永闻讯,主动上门为赵二英推荐了40多种发展农业的科技书刊和报纸。
今年1月份, 赵二英在家创办的图书室正式开张了。
图书室受到村民欢迎玫瑰花茶
刚开始,村民们对图书室并不“感冒”,眼看着自己花两千多块钱订下的报纸书刊没人看,赵二英着急又上火,胸闷的老毛病犯了。无奈,图书室只得暂时关门。
白辉永得知情况,上门鼓励他把图书室继续办下去。村民们得知后,逐渐地开始上门看书看报。于是,赵二英的病情开始好转了。
因为赵二英的图书室书刊品种多,资料全,村民们的评价很高。图书室继续开办以后,前去阅览书籍报刊的村民络绎不绝。
资料来源:
http://news.qq.com/a/20080724/000359.htm?from=814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