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火种首页 >公益项目> 彩虹之家·彩虹图书馆项目
彩虹之家·彩虹图书馆项目(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资助)
——辽宁省庄河市青堆镇桃园书社“乡村文化驿站”项目(2019年)      
2019年4月

       辽宁省庄河市青堆镇桃园书社的孙宁、齐艳霞不仅热衷于阅读推广活动,而且还积极参与慈善活动。他们以桃园书社为平台,成立了大连市慈善总会下属的庄河市慈善总会的义工站,齐艳霞担任义工站站长。近八年来,桃园书社义工站累计捐助10余所农村学校的贫困生300余人次,捐助灾区、贫困地区儿童及文具2万余件,捐助本地低保、残疾老年人50多户,捐助助学款物达40余万元。大连市慈善义工组织成立17年来,全市各级慈善组织累计发展注册义工73万余人。2019年3月9日,大连市慈善总会义工晋星表彰大会在大连市委礼堂隆重举行,全市5882名义工受到晋星表彰,其中齐艳霞荣获“大连市慈善义工终身成就金星奖”。终身成就金星奖是大连慈善义工组织最高奖,此次获奖者共12人,齐艳霞为其中之一。
       2018年年底, 桃园书社申请了彩虹之家(彩虹图书馆)——“乡村文化驿站”项目,并获得批准。
项目宗旨(即想要实现的目标):
(1)在青堆镇农村设立五个家庭阅读点,通过读书故事会、经典诵读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让他们热爱阅读。
(2)以书社为平台,以图书为载体,网络和实体课堂相结合,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学习、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书法、剪纸、写作。
       面向的群体:少年儿童和家长及中老年爱好艺术的读者。
       实施方案(要有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与人数、效果等内容):
(1)时间: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0日。时间为一年。
(2)地点:桃园书社、前炉村活动室和庄河市社区教育学院青堆分院。
(3)活动内容:
A.家庭阅读点:建立5个家庭阅读点,每个阅读点由所在家庭的学生管理,家长辅助,每月个阅读点举办一次读书故事会或经典诵读。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更好地提高孩子的专注力、理解力、记忆力,开阔视野,同时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提高家长的素质。每次活动的孩子和家长每人交一份读书心得,年底评选“优秀小读者”和“书香之家”,并颁发奖状和奖品。 五个阅读点可辐射小读者150人以上,各阅读点的图书可互相流动,提高图书利用率,如果效果好,计划持续开展活动。
B.书社图书常年对外借阅:书社利用节假日不定期举办剪纸培训班、诗词学习班、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家庭教育座谈。
C.微信课堂:利用网络组建微信群,为学生答疑解惑,群里有六位大学生给孩子们指导;在微信群里利用小乘须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诵读内容由孩子和家长自选或自己创作。评选各项活动中表现好的学员给予奖励。
D.牵手助学,募集慈善捐款,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度过难关。
       2019年4月齐艳霞汇报了2019年1月——3月乡村文化驿站——彩虹之家项目的活动情况。
项目执行团队成员:齐艳霞、孙宁、丛树盛、康亮、冯传星、盛风华

项目
前排左:孙宁,右:丛树盛,后排左起:齐艳霞、冯传星、盛凤华

项目
项目执行团队成员康亮

       一,建立了五个家庭阅读点
第一个家庭阅读点
负责人:辛媛。辛佩萱姐妹俩,姐姐读初一,妹妹小学二年级,有父母,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照顾姐妹俩。
家庭住址:青堆镇河川村李甸屯。

项目
李甸屯辛媛,辛佩萱

项目
家庭阅读点辛媛家

       第二个家庭阅读点:
负责人:王思懿,父母开个修车店,母亲可以辅助管理图书。
家庭地址:青堆镇孔家村板桥屯。

项目
孔家村板桥屯王思懿

       第三个家庭阅读点
负责人:李惠泽,特别爱看书,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照顾他,可以辅助管理图书。
家庭地址:青堆镇河川村贾屯。

项目
河川村贾屯李惠泽

       第四个家庭阅读点:
负责人:王晨阳,有父亲、爷爷奶奶,奶奶在家,可以辅助管理图书。
家庭地址: 青堆镇牌坊村小姜屯。

项目
青堆镇牌坊村小姜屯王晨阳

       第五个家庭阅读点:
负责人王涵、王琳姐妹俩,姐姐读初二,妹妹读小学二年级,有父母、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在家开个小商店,可以辅助管理图书。
家庭地址:青堆镇盛家村盛屯

项目
青堆镇盛家村盛屯王林家

      

后记:庄河市青堆镇桃园书社申请家庭阅读点,分别在河川村、孔家村、盛家村、牌坊村设立五个家庭阅读点,不完全统计辐射百名以上中小学生。

      二、传统文化活动
1、开办剪纸培训两次,2月25日和26日开了两期剪纸课,共24人次参加学习,创作作品40多幅。

项目
乡村文化驿站剪纸课堂

项目
孩子举着自己的作品

    辽宁省庄河市青堆镇图书角捐赠清单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课题组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Information Department, Peking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