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图书馆家庭阅读站”项目,是通过乡村图书馆在当地乡村社区选出5个对读书感兴趣的家庭,给每个家庭配备1个小书架以及按照孩子的年龄段精准配置适宜读物100册,使其成为乡村图书馆的小卫星——乡村家庭阅读站。该项目旨在将精准阅读帮扶送推到乡村社会微端,培养孩子们(尤其是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该项目由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资助,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民间图书馆发展课题组负责项目的征集与落实。
一、项目申请与落实
2023年9月15日,河南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微光书苑向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民间图书馆发展课题组提出了建设家庭阅读站的申请并获得批准。河南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微光书苑于2015年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现有电脑、投影、桌椅等配套设施,书籍保有量5000册左右,可同时容纳15人学习、活动。微光书苑年均开展爱党爱国、亲子阅读、科学小实验、红色影音播放等各类阅读及其他公共文化活动40余场次,累计服务父老乡亲40余万人次,先后受到文旅部、中宣部、全国人大的关注和肯定,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有关部门的多种奖励,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等都曾给予宣传报道。

微光书苑外景
微光书苑选择的五个家庭阅读站,全部分布在李石村。李石村位于内黄县马上乡东北4.5公里,是河南河北两省、安阳濮阳两市、内黄清丰两县、马上阳邵两乡交界处,原省级贫困村,2021年基本实现全村脱贫。村耕地面积2000亩,主要种植蔬菜,人均收入受市场行情波动较大。全村共有农户230户,村民932人,小学生56人(含在县城就读19人),幼儿园12人,均在县城或乡镇就读,初高中学生24人,本科毕业生以以上学历(含在校)22人。村庄距县城约10公里,交通以电动自行车、三轮车以及私家汽车为主,村中90%以上家庭拥有私家车,40%以上家庭有县城住房,20%左右家庭居住在县城但在村中种地或打工,极少数家庭常住县城与村庄脱节。
河南内黄县微光书苑家庭阅读站基本情况
序号 |
联系人 |
人口 |
阅读人一 |
阅读人二 |
邻居阅读人数量 |
1 |
奶奶陈女士,49岁 |
7人 |
孙女李某某,6岁,县城幼儿园 |
|
3人 |
2 |
妈妈董女士,52岁 |
5人 |
小女儿刘某某,11岁,马上乡小学六年级 |
|
4人 |
3 |
妈妈范女士,34岁 |
4人 |
女儿刘某某,9岁,马上乡小学三年级 |
|
|
4 |
妈妈彭女士,31岁 |
5人 |
大儿子李某某9岁,县城小学四年级 |
小儿子李某某8岁,县城小学二年级 |
4人 |
5 |
妈妈董女士,34岁 |
4人 |
儿子李某某12岁,马上乡小学六年级 |
女儿李某某,马上乡小学六年级 |
5人 |
10月19日,“乡村图书馆家庭阅读站”项目组给这五个家庭阅读站按照其阅读人口、年龄、性别,精准配置100册适宜读物及一个小书架。五个家庭阅读站共配置新书500册,码洋16030.20元,实洋10900.54元;每家一个小书架,单价274元,共计1370元。家庭阅读站的图书,不仅方便自家阅读,还可以推荐给朋友、同学、邻居阅读,以家庭带动邻里,共同营造乡村的阅读环境和氛围,促进乡村阅读环境的改善。项目还要求各家庭阅读站做好图书借阅登记与管理,每月由微光书苑组织一次读书会,进行阅读经验的交流与分享。
二、项目走访与调研
10月27日晚上,项目组的王子舟、张晓芳及其研究生舒湘、张歌及其研究生杨淋云来到河南省内黄县。10月28日上午,在微光书苑李翠利的带领下,五人步行走访了五个家庭阅读站,与家长就本项目进行介绍与交流。
走访第一家是1号家庭。书架放在客厅沙发旁。家庭成员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姑以及两个女儿,其中祖父母和爸爸为初中文化,妈妈性格内向,姑姑大专毕业在外地实习,小女儿1岁半。6岁的大女儿李某某是家庭阅读站的主要小读者,我们在做问卷的时候,她很腼腆,也有些紧张。

王子舟(右1)向孩子奶奶询问其孙女阅读情况

舒湘(左1)辅导大女儿李某某完成调查问卷(注:图片右侧为小书架)
走访第二家是2号家庭,书架放在小女儿刘某某的卧室中。家庭成员有爸爸、妈妈和三个女儿。其中爸爸妈妈都在务农、大女儿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二女儿高中读书月末回家。11岁的小女儿刘某某,在马上乡第一小学上六年级,性格比较文静,表达上口齿清晰,能够独立理解和完成问卷。在刘某某的房间里还贴着三张喜欢的明星照片。

小书架放在11岁刘某某的卧室里

2号家庭母女与王子舟(右1)、李翠利(左1)合影
走访第三家是3号家庭,书架放在孩子的卧室里,书架的右边墙上贴满了两个孩子的奖状。家庭成员有爸爸、妈妈、儿子和女儿。爸爸妈妈都是初中学历且重视孩子教育,其中爸爸在外务工、妈妈在家收菜帮工。儿子初中住宿,周末回家。女儿刘某某在做问卷的时候,理解能力强,能快速回答问题。

王子舟(左1)向范妈妈宣读致家长的信

项目组成员和3号家庭在小书架旁合影
走访第四家是4号家庭,书架放在客厅里,书架侧面贴有书单,兄弟俩会用不同颜色在看过的图书后面写上自己的名字,以此表示已读。家庭5口人:爸爸大专毕业,现在在当小学老师;妈妈大专毕业,学了三年书法,做过小学书法辅导,现在在家带孩子;9岁的大儿子李某某性格谦虚踏实,喜欢看文字多一点的书,按章节阅读,读完一章可以休息或出去玩; 8岁的小儿子李某某个性活泼,做问卷时不太能坐得住,需要辅助才能完成问卷;小女儿4岁,现在在读幼儿园。

4号家庭的小书架摆放在父母大书架旁边

杨淋云辅助小儿子李某某完成问卷(右一为独立完成问卷的大儿子)
走访第五家是5号家庭,书架放在客厅里。该户共4口人,爸爸妈妈都是初中毕业,在家务农及承包土地,龙凤胎孩子都在上小学六年级。在做问卷时,两个孩子均能独立完成,其中,儿子还表示了自己喜欢的科目是语文。此外,在调研时有四个邻居家的男孩子过来玩,我们对他们也做了阅读问卷和学业问卷调研。这四个邻居家的小孩都比较活跃。

5号家庭装饰漂亮的小书架

项目组成员与3号家庭成员及邻居小朋友、县委宣传部领导合影
三、活动花絮 11月12日,第一次家庭阅读站阅读分享活动在微光书苑开展,5个家庭阅读站7名孩子和邻居的8个小朋友参与活动。每个家庭阅读站孩子们介绍了自己的阅读情况,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本次活动中,微光书苑的李翠利还给过生日的孩子订了个蛋糕,让过生日的孩子获得了意外惊喜。

这是12岁刘某某小朋友写的阅读笔记

孩子们分吃蛋糕的场景
四、项目回访
2024年10月20至21日,项目组的张晓芳、张歌和闻玳震三人再次来到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进行项目回访。在微光书苑负责人李翠利的带领下,步行走访了位于村里的五个家庭阅读站,与孩子、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小书架运行一年以来的情况。正值村中农忙时节,项目组利用午饭和晚饭时间对5个家庭进行了入户走访,家长和孩子分享了小书架带来的一些变化,肯定了小书架和阅读的积极作用。家访之后,项目组也与李翠利交流了李石村家庭阅读站项目一年来运行情况及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李翠利还带项目组参观了在家宅中逐渐建成的民俗博物馆(为村中老年读者和祖孙代际交流服务),介绍了她正在启动的村中老人口述历史项目,希望能够使微光书苑和家庭阅读站项目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歌与1号家庭妈妈王女士在客厅小书架前交流孩子阅读情况

2号家庭12岁刘某某的阅读笔记

闻玳震与3号家庭小朋友做回访交流

项目组在微光书苑与李翠利交流家庭阅读站项目的发展情况
五、项目经费支出清单
|